□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 本報記者 孫立昊洋
□ 本報通訊員 趙波 馬利勇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政法系統(tǒng)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堅守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保駕護航。
“大平安”格局逐步形成
“生活在韓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平安?!苯?在渭南韓城市禹甸園公園散步的市民劉先生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在2021年民意調查問卷中,韓城市公眾安全滿意率達97.86%。2022年平安陜西建設工作會議上,韓城市獲得“2021年度平安縣(市、區(qū))”榮譽稱號,并被授予“平安銅鼎”。
據(jù)悉,為了解決撤鄉(xiāng)并鎮(zhèn)后偏遠地區(qū)辦事難問題,韓城市專門設立鎮(zhèn)(街道)以下中心村(片區(qū))政務服務站。目前已建成投用7個中心村政務服務站和1個片區(qū)政務服務站,構建了“片區(qū)政務服務、社區(qū)基層自治、小區(qū)物業(yè)服務三類管理單元”基層治理模式和惠企便民政務服務體系,實現(xiàn)了事中及時高效處置、事后跟蹤反饋不反彈、群眾投訴消除在萌芽。
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試點工作中,韓城市通過“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的總體思路,制定了《推行“1+2+N”工作機制助推市域化綜合治理》《加強社區(qū)物業(yè)黨建聯(lián)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實施方案》等系列指導性文件。
韓城市政法系統(tǒng)持續(xù)推進綜治中心市、鎮(zhèn)、村三級規(guī)范化建設,搭建集法律服務、矛盾調處、隱患排查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創(chuàng)新人民調解“4321”工作法,從源頭上實施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調處率達98%以上,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韓城市的這些做法只是平安陜西建設的一個縮影。據(jù)了解,陜西省委專門成立了平安陜西建設領導小組,相繼出臺了《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陜西的決定》《平安陜西建設實施規(guī)劃(2021—2025年)》《關于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陜西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強化頂層設計。
陜西省委政法委于2021年出臺《陜西省平安建設工作考評及授“平安鼎”實施辦法(試行)》,2021年、2022年共有9市(區(qū))54縣(市、區(qū))被授予“平安銅鼎”。2021年,全省平安建設滿意度達97.29%。
在市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試點工作中,陜西省先后召開5次全省推進會,明確3大方面17條88項具體任務,將秦嶺生態(tài)安全等11條特色任務納入其中。
在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工作中,陜西近年來先后涌現(xiàn)出西安閻良區(qū)“網(wǎng)格+檢察業(yè)務”融合治理辦公室、寶雞社區(qū)警務“四單一圖”、咸陽“五鏈共治、法在基層”、延安富縣“兩說一聯(lián)”、安康書記民情“三本賬”等一大批典型做法,努力實現(xiàn)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
平安陜西建設,為的是人民,靠的是人民,造福的是人民,保護的是人民。這十年,陜西省的“大平安”格局已逐步形成。
執(zhí)法司法質效不斷提升
沿著古絲綢之路的方向,一聲聲鳴笛響徹穹宇,一條條“巨龍”疾馳而過,呼應著千年前的聲聲駝鈴。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fā),通過16條國際干線往來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中歐班列作為跨國、跨不同法律制度的物流運輸形式,在運輸過程中面臨諸多涉外法律風險和問題。
為此,陜西政法系統(tǒng)積極推動建設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qū),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西安中心、“一帶一路”律師聯(lián)盟西安中心、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中心和國家生物安全證據(jù)基地等。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
2018年以來,陜西省委先后成立了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和4個協(xié)調小組,制定出臺《關于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陜西的決定》等文件,省市縣全部成立了法治建設議事協(xié)調機構。
2020年起,陜西全面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六大工程”,推動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全國首創(chuàng)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試點等工作。法治陜西建設實現(xiàn)了從立柱架梁向協(xié)同高效的轉變。
陜西精心組織實施“七五”“八五”普法規(guī)劃,開展憲法“七進”、民法典“九進”等活動;實施公民法治素養(yǎng)提升行動,實施農村(社區(qū))“法律明白人”培養(yǎng)工程,完善和落實“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制度;持續(xù)開展“十大法治事件”和“十大法治人物”評選宣傳活動。
同時,陜西持續(x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智慧法院、智慧檢務、“互聯(lián)網(wǎng)+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和智慧司法建設。361項公安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xiàn)網(wǎng)上辦理,累計為群眾提供辦事服務3980萬件次。
十年來,陜西政法系統(tǒng)以改革求突破,執(zhí)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不斷提升。
法院系統(tǒng)深化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認罪認罰制度適用率、確定刑量刑建議提出率、量刑建議采納率持續(xù)提升;辯護人及值班律師參與率達99%;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累計適用簡易程序18.98萬件,高于全國平均值5.4%……
檢察機關完善檢察官辦案權責清單;探索“派駐+巡回”檢察新模式;成立省級知識產權檢察機構;制定出臺關于為秦創(chuàng)原創(chuàng)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見和十條措施……
公安機關建設完成市縣級公安機關執(zhí)法辦案管理中心135個,嚴格落實群眾上門報案并告知投訴方式的“三個當場”制度……
司法行政機關形成“一個統(tǒng)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加快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大調解工作格局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助力秦創(chuàng)原創(chuàng)新驅動平臺建設十條措施》……
十年來,陜西政法系統(tǒng)始終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法治建設的評判標準,以良法善治守護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
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
“時代楷?!薄叭珖蠲缞^斗者”的獲得者,西安市公安局社區(qū)民警汪勇告訴記者:“社區(qū)民警做的都是心連心的群眾工作,老百姓家門不開是因為心門緊閉,只有把事情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家門就開了,這才是走群眾路線。”
“當好探路者,做好實干者,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比珖痉ㄐ姓到y(tǒng)先進工作者、渭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秘書科科長張秀玲說。
十年來,陜西政法系統(tǒng)歷來注重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認真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用足用好延安、馬欄、照金等紅色教育資源。省委政法委通過政治輪訓等方式抓機關、帶系統(tǒng),舉辦了市縣(區(qū))黨委政法委書記、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政法委員專題培訓班。各市(區(qū))通過“全域巡回宣講”“政法大講堂”“政法夜?!钡刃问郊訌娕嘤柦逃?。
陜西省委政法委以政法機關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全面帶動政法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強化絕對忠誠、做到‘兩個維護’”“我為群眾辦實事”“喜迎二十大、忠誠保平安”等實踐活動,堅持把宣傳英模事跡、弘揚英模精神作為政法宣傳的主題曲、主旋律。人民群眾對政法隊伍的滿意率由2012年的84.48%提升到2021年的97.68%。
同時,陜西政法系統(tǒng)全面落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引導政法干警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政法隊伍的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拔覀円獔猿忠渣h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政治忠誠,持續(xù)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向縱深發(fā)展,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犖??!标兾魇∥ㄎ睍淈S超表示。
這十年,陜西政法系統(tǒng)打造了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