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員履職這一年
□ 本報記者 朱寧寧
2月14日,廣東省21個地市中小學春季“開學第一課”開講。在“開學第一課”上,還同時啟動了2022年“我向兩會說愿望”主題活動。
“你知道‘兩會’是什么嗎?‘兩會’究竟是哪兩會?又和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青少年的聲音真的能傳到‘兩會’現(xiàn)場嗎?”在位于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的廣州會場,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海儀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主題為“建言獻策,一起努力讓祖國更美好”的思政課,告訴孩子們可以通過什么形式參與全國兩會。
在課上,陳海儀還給積極向兩會建言的孩子們贈送了一份小禮物——“兩會紀念封”。很多熟悉陳海儀的人都知道,每次來北京參加兩會,她都會買紀念封當禮物帶回去。收到這份禮物的,既有她審判過的少年犯,也有她幫扶過的受侵害的未成年人,還有向她表達兩會愿望的孩子。
“給孩子們送紀念封,鼓勵他們說出真實心聲,再把他們的聲音體現(xiàn)在國家立法中,這可以讓他們從小就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小主人,樹立起應有的擔當和責任?!标惡x說。
關(guān)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這是我國首次針對家庭教育專門立法。其中第二十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離異的,應當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責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不得阻礙另一方實施家庭教育。
此前,陳海儀曾多次就這方面內(nèi)容提出相關(guān)建議。從事多年的家事審判,陳海儀接觸了大量離婚期間搶孩子、藏孩子的案例,為了避免讓孩子在離婚大戰(zhàn)中受到傷害,陳海儀認為父母在處理感情糾紛的時候仍然要履行好自己監(jiān)護人的職責,落實家庭教育義務,把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如今,看到自己的建議被采納,陳海儀備受鼓舞。
2021年10月,陳海儀受邀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這已經(jīng)是她第三次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此前,她還曾受邀列席了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草案的常委會會議。之所以能屢次受邀,與陳海儀一直積極深度參與法律的制定修訂工作不無關(guān)系。身為人大代表,又是家事法官,這些年來,她所提出的建議基本上都是圍繞如何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這一話題。
除了積極推動立法工作,陳海儀還格外關(guān)注法律落地后的執(zhí)行情況。作為一名法官,她深知,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為關(guān)鍵。為此,她還積極參與有關(guān)部門出臺相關(guān)配套措施機制等工作,一起走訪、調(diào)研,推動廣東省構(gòu)建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從而打出從上到下的整套組合拳。
做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回顧2021年的履職,陳海儀覺得,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看到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實施。長出“牙”的法律,讓孩子們有了更為堅硬的保護鎧甲。
身為人大代表,陳海儀經(jīng)常會外出講課進行普法。每一次,她都會帶上紀念封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告訴他們紀念封的意義,鼓勵他們對自己的健康成長多發(fā)聲。在平時的走訪調(diào)研、履職活動中,陳海儀也習慣隨身攜帶一些紀念封送給周圍的孩子,還會細心地郵寄給一些少管所的孩子,鼓勵他們不放棄自我,健康成長。
除此之外,陳海儀還會給向她提出兩會心愿的孩子們送紀念封,讓更多的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的治理。實際上,陳海儀以往提出的不少建議也都是在跟孩子們的交流中獲得靈感。比如,她曾提出關(guān)于建立未成年人社會服務組織的建議,就是因為很多孩子告訴她身邊這樣的組織很少。家長們也表示,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問題后也不懂得怎么去溝通疏導。經(jīng)過調(diào)研后,陳海儀專門就此提出了建議。
小小的紀念封不但是陳海儀的“履職神器”,也成為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能夠向國家建言獻策的紐帶。
呼吁構(gòu)建兒童友好型社會
談到今年將向大會提出哪些建議時,陳海儀說主要的發(fā)力點就是呼吁構(gòu)建兒童友好型社會。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未保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支撐,下一步,要構(gòu)建兒童友好型社會?!标惡x舉例說,現(xiàn)在一些新興行業(yè),比如私人影院、私人健身室等,經(jīng)營者進入市場之前,有關(guān)部門就要先對其作未成年人保護的提示,提前把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加入到商品服務、消費品設計中,以便最大程度地減少風險。
為了讓這個建議能真的管用有效,陳海儀還廣泛征求了身邊省、市、區(qū)人大代表的意見,把他們平時收集匯總的群眾建議匯聚到一起,實現(xiàn)各級人大代表聯(lián)動。在陳海儀看來,這也是代表有效履職的重要方式。
今年是陳海儀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最后一年,而她的履職熱情依舊高漲。在她看來,人大代表的光榮使命將伴隨始終,人民群眾一直都是她心中最大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