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白楚玄
點亮手機、對準屏幕、摁下快門、閃光燈閃爍、“咔嚓”……看至精彩之處,在黢黑的影院中,舉起手機對著大熒幕拍照或錄像,再進行分享——生活中,這樣的屏攝行為并不罕見。隨著社交媒體、短視頻的興起,這也成為一些人“打卡”展示生活的一部分。
屏攝行為,到底是無傷大雅的個人行為,還是類似觀影喧嘩、接打電話、踢座椅一樣的不文明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爭議的聲音愈演愈烈。
屏攝爭議時有發(fā)生
近日,記者走進北京多家電影院,發(fā)現映前會播放一則關于院線電影版權保護的公益廣告,演員雷佳音在這則廣告中呼吁:“請在觀看的過程中,放下你的手機,避免使用屏攝……電影不僅僅是一場心靈的盛宴,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記者發(fā)現,在紙質電影票的“觀影須知”中也明確印有“嚴禁攝影、錄影及錄像”。
然而,記者打開各社交平臺,屏攝圖片和短視頻不時可見。在觀影現場,記者觀察到,仍有觀影者會舉起手機,雖均未進行長時間的拍照或攝影,驟亮的手機屏幕確實會影響其他觀眾,但并沒有人制止。
一名影院經理表示:“針對‘屏攝’‘盜拍盜錄’行為,映前播放的文明觀影宣傳片里,也有禁止拍攝提示。平時,在工作人員充足時,會有同事在放映時巡廳,看到有觀眾在拍照,會上前提醒制止。”但他也指出,在日常放映中,這些嚴苛措施難以實施,還是希望觀眾能夠自律,共同維護良好的觀影秩序。
近年來,從文明觀影的角度出發(fā),屏攝的觀影者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面臨的風險也增多。此前,“看電影開閃光燈拍照,被前座打得鼻青臉腫”“在電影院拍了張銀幕照曬朋友圈,招來罵聲”等事件被曝出。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觀影者。不少受訪者表示,有過或見過在影院進行“屏攝”的經歷,“影院屏攝似乎是一種難以避免的行為”“拍攝一張照片并不是什么大問題,沒必要上綱上線”……
也有受訪者認為,屏攝和在觀影時喧嘩、踢椅背一樣,屬于不文明觀影行為。關于屏攝,影迷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指責:“你打開手機的那一刻,把沉浸在電影里的我殺死了?!?/p>
法律規(guī)定暫無屏攝一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影視行業(yè)從業(yè)者普遍反對屏攝行為。
2021年春節(jié)期間,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曾發(fā)起“拒絕盜攝倡議”活動,明確指出“正在放映的電影不是景點,屏攝是不文明行為”;2023年春節(jié)檔,七部影片聯(lián)合呼吁“拒絕盜版、抵制攝屏”;《灌籃高手》上映后,“灌籃高手遭遇史上最嚴重屏攝”的話題沖上熱搜,《灌籃高手》制作方發(fā)布倡議書,希望觀眾拒絕在影院內盜攝電影視頻。
“事實上,禁止屏攝已經成為行業(yè)共識。因為屏攝會使影片極易通過自媒體方式祛魅,加之屏攝的畫面通常畫質模糊不美觀,很可能影響票房和影片口碑?!薄斗ㄖ稳請蟆仿蓭煂<?guī)斐蓡T、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馬麗紅告訴記者。
那么,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進行屏攝,是否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介紹,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屏攝,我國電影產業(yè)促進法規(guī)定,“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說的是“錄音錄像”而不是“拍照”。有些觀眾以電影節(jié)禁止屏攝來舉例,但電影節(jié)禁止屏攝,也和海外首映影片較多,法律尺度和我國內地不同有關。
“‘屏攝’和‘盜錄’均為民間說法,目前我國相關法律中并無此概念或定義?!瘪R麗紅表示,“屏攝”是指觀眾在電影院等觀影過程中,用手機等攝影設備拍攝銀幕的行為;“盜錄”則是未經許可的拍照、錄制,經常流出的“槍版”即屬于“盜錄”,無疑是為法律所不允許的。
“確系不涉及商用的拍照和分享行為,不構成侵權,屬于合理使用?!北本┦芯熉蓭熓聞账呒壓匣锶舜蘩虮硎?,“合理使用是有邊界的,一旦越界,則可能涉嫌侵權”,如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對電影作品的攝制時長達到一定長度或超出合理引用的正常篇幅甚至引用了全部篇幅,或者是對電影作品關鍵情節(jié)、賣點情節(jié)、精彩片段進行錄制,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的,甚至影響了電影作品的觀影質量和正常播映,則不屬于“合理使用”的范圍。
底線之上仍有公序良俗
在劉海波看來,屏攝的話題討論對于觀影習慣、公序良俗的培育是好事,“電影是最大眾的娛樂方式,不同群體坐在一起觀影,難免會有摩擦,有時候還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慢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guī)范”。
“我堅決反對屏攝,但批評屏攝行為,主要是從干擾其他觀眾觀影權的角度去譴責”,劉海波表達了自身觀點,“對于普通大眾來說,一定要恪守法律底線。如果放映途中舉起手機拍攝,有可能干擾到其他觀眾安靜欣賞一部電影的權利”。
在馬麗紅看來,雖對屏攝行為有不同理解,但絕不應作出肯定評價。如果屏攝是可接受的行為,屏攝和盜錄的邊界將更加模糊,極易突破底線,不利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事實上,頻頻出現的屏攝行為背后,反映了當下觀眾觀影時分享、打卡的訴求。
劉海波建議,影院可以在醒目位置打上“不得屏攝”的標語,電影片方也不妨來一些彩蛋、花絮,比如在片尾字幕顯示“接下來的部分可以拍攝”,滿足觀眾分享、打卡的訴求。
崔莉建議,觀影人應遵守影院的行為準則,養(yǎng)成文明觀影、不影響他人的良好習慣。片方和影院應加大宣發(fā)力度,設置一定的打卡點、陳列或播放精良的宣傳物料,還可多設置一些線下活動,滿足觀影人的分享欲,期盼院線、片方、觀眾、網絡平臺攜手努力,共同建立“觀影體驗—觀影互動—版權保護”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
編輯: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