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中全 見習記者 張美欣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行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新格局。
“我們以有效解決群眾訴求為出發(fā)點,全面推行社會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能力?!苯眨质∥ㄎ睍泤窝笳f。
2022年5月,吉林省委政法委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和實體化運行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以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為契機,全面整合與社會治理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進駐,突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功能,努力實現(xiàn)全方位調處、全鏈條解決。
訴前調解省時便民
前不久,舒蘭市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成功調解一起裝修合同糾紛。
原來,原告王某和被告舒蘭市某全屋定制館于2022年11月簽訂了一份協(xié)議書,雙方在簽署后自愿商定:“2022年12月末全屋定制整體到位,并保質保量安裝完畢,如再有逾期或產品質量不達標,該公司自愿退還王某全部定制資金8萬元,并承擔在此期間因此產生的損失?!钡刂?023年1月23日,被告仍未能完成履行義務。
“考慮到案情相對簡單,通過訴前調解的方式能盡快為雙方解決糾紛,訴前調解小組收到案件后,第一時間開始了解情況商討調解方式。”舒蘭市法院法官說,調解員組織了兩次調解活動,耐心向雙方釋法明理,引導冷靜思考,勸導雙方以平和的方式解決糾紛。最終,原被告達成調解意見并簽訂調解協(xié)議書,圓滿化解了糾紛。
“我們強力推進黨群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和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建成了運轉高效的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舒蘭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曹強說。
據了解,舒蘭市打造的黨群服務中心劃分城鄉(xiāng)基礎網格1483個,配備網格員1860名,選派1259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村(社區(qū)),實現(xiàn)黨的組織體系與基層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打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建成基層社會治理綜合信息指揮平臺及20個鄉(xiāng)級、233個村級指揮平臺,做到市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通聯(lián)動。打造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設置行政信訪、涉法涉訴等16個信訪接待窗口,設立矛盾糾紛調處室等9個功能室,為群眾提供信訪事項辦理服務。打造的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置司法救助、民商事等10個服務窗口和訴調對接工作室等,真正使矛盾糾紛止于未訴。
舒蘭市通過建設254個市鄉(xiāng)村三級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有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水平。截至目前,綜合服務中心已受理矛盾糾紛1614件,化解1613件,化解率高達99.94%。
多方聯(lián)動“一站式”解決
“多虧了西安區(qū)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西安區(qū)人民法院西安法庭庭長張旭,要是沒有他們,我們的錢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2022年7月6日,遼源市西安區(qū)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調解室接待了十幾名農民工。經調解員了解,在2019年6月,這十幾名農民工進入遼源市某公司做臨時工,兩個工地的工程共計6個月。但工程結束后公司卻只給付了每人1000多元的工資,剩余部分一直拖欠未付。老板何某因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判刑,但農民工的工資一直沒有討要回來。
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與材料,調解員按照法律程序理順調解思路,聯(lián)系了西安區(qū)人民法院西安法庭庭長張旭,安排有關人員深入企業(yè)找到發(fā)包公司,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努力工作,2022年9月,此事得到了解決,發(fā)包方承擔了連帶責任,將拖欠兩年之久的96700元工資發(fā)到了農民工的手里。
在遼源市龍山區(qū)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大廳,可以看到這里設置了信訪、政法、人民調解、訴訟服務等窗口,群眾有訴求在這里可得到“一站式”解決。
“在推進平安遼源建設工作中,我們提出了以建設一中心、一網格、一平臺為主要內容的‘111’平安建設模式,真正實現(xiàn)了從‘讓群眾等’到‘等群眾來’的轉變。”遼源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楊成景說。
據了解,目前遼源市4個縣(區(qū))、47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兩級的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已全面建成。為提升網格服務管理信息化水平,將全市劃分成4091個標準化網格,利用信息化手段,為高效處置網格事件、推動群眾訴求聯(lián)調聯(lián)處提供信息化支撐,實現(xiàn)網格事件處置指令、群眾訴求聯(lián)調聯(lián)處指令網上推送,訴求事項接收、交辦、督辦、反饋和考核網上運行,形成橫向整合、縱向打通、閉環(huán)管理的運行新機制,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方式實現(xiàn)根本轉變。
2022年,遼源市兩級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受理網格上報事件47376件,累計辦結46409件,辦結率達97.96%,有效打通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了將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做得更好,及時收集居民的訴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梨園街道創(chuàng)新打造了‘梨小二’智慧治理平臺?!饼埦形ㄎ崭睍泴O可平說。
不久前,梨園社區(qū)蘭江西苑小區(qū)發(fā)生了一起鄰里糾紛事件。
由于樓上水管漏水,導致樓下鄰居家里被水淹泡。雙方協(xié)商后無法達成一致。于是居民通過智慧云碼將此事上傳至梨園社區(qū)“梨小二”智慧治理平臺。街道受理后,及時安排了轄區(qū)網格員入戶了解情況。在詳細調查后,發(fā)現(xiàn)雙方情況基本屬實,經過網格員的調解,最終達成了和解。樓上的住戶同意支付相應的金額為樓下進行維修,矛盾得到圓滿解決。
“街道根據居民反映的事件,及時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xiàn)場查看,了解事件的詳情,與居民溝通并制訂解決方案,及時跟蹤處理并做好居民反饋?!睂O可平說,針對無法就地解決的問題,將由工作人員上傳至龍井市海蘭江e站綜治平臺,聯(lián)合相關部門對事件進行跟蹤處理,以此滿足群眾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延邊州以“一站式”平臺建設為基礎,加強綜治中心建設工作,健全完善綜合治理基礎網絡,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多元化”,充分發(fā)揮牽頭抓總、統(tǒng)籌推進作用,整合綜治、信訪、司法、公安、法院等綜合治理力量,成立三級多元化解綜治中心,推行“12345”工作理念。
“嚴格落實調解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切實做到統(tǒng)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依法處理、限期辦理,形成上下聯(lián)動、同頻共振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延邊州委政法委綜治處處長劉志剛說。
截至目前,全州8個縣(市)級綜治中心、9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治中心、1322個村(社區(qū))綜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省其他市縣也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打造符合區(qū)域特色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品牌?!奔质∥ㄎ鶎由鐣卫硖幪庨L李密說。
長春市整合法院、檢察、公安等資源力量,推動綜治中心實效化、實體化、實戰(zhàn)化運行;四平市組建矛盾糾紛調解人才庫,組成“矛盾糾紛幫幫團”“啄木鳥小分隊”等調解團隊;撫松縣通過“參鄉(xiāng)通”App,及時高效處置網格事件,確保群眾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妥善解決;吉林省紅石林區(qū)基層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
“完善‘一站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平臺建設,是堅持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調處的積極探索,也是高水平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有力舉措,對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大意義?!眳窝笳f。
“調”出和諧,“解”開紛爭。如今,吉林省已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點和地域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編輯: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