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市余杭區(qū)人大促進民生實事“應急救護”高質量提升
作為余杭區(qū)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應急救護”項目,區(qū)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目標是:新增6輛5G智慧救護車,試點開展“上車即入院”,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新增自動體外除顫器(AED)100臺。區(qū)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不斷加強監(jiān)督,嚴把三個高質量。
一是先進設備高質量應用。5G智慧急救車是集高科技于一體的救護車輛,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多場次組織人大代表調研5G救護車,提出“到達急救現(xiàn)場要更快、車上救治要更有效、車與醫(yī)院信息傳輸更精準”的意見建議,并且將這一建議作為5G救護車應用的目標,確保應用高質量。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五進”督察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推廣運用情況,即進“校園、企業(yè)、機關、商場、社區(qū)”人員密集區(qū)域督察,重點檢查AED機配備是否科學,推廣度、知曉度、熟練操作度是否高質量。
二是技能培訓高質量開展。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組織人大代表調研時強調,技能培訓高質量,必須做到“導師指點、精英參訓、苗子跟進”的思路,5G智慧急救車引進后,組織余杭二院、余杭三院、良渚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技能培訓90余場次,做到每天培訓。指導衛(wèi)健、紅十字會等相關部門大力開展日?!皯本茸o”技能培訓,培養(yǎng)合格救護員,每月9日、19日舉辦“救、要救!”應急救護培訓班,截至目前,已組織應急救護培訓319場,受訓4.19萬人,其中合格救護員7039人。
三是宣傳引導高質量推廣?!白尭嗳酥獣?、讓更多群眾參與”是常委會社會建設工委對于“應急救護”提出的要求,同時指出:要加大數(shù)字化應用對“應急救護”的宣傳,要建平臺、借場地開展宣傳,要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數(shù)字化宣傳方面,致力于搭建“四位一體”應急救護網絡,即AED、救護員、“急救俠”(救護員志愿者隊伍)、“救在身邊”數(shù)字平臺“四位一體”現(xiàn)場急救響應體系。搭建平臺、借場地方面,打造了長樂林場青少年素質教育“應急救護”基地、徑山旅游景區(qū)、阿里巴巴西溪園區(qū)等12處集“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現(xiàn)場模擬實操、宣傳推廣的教育基地。全區(qū)目前培訓出應急救護志愿者(急救俠)7965人。
編輯:張紅兵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