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0年,泡泡瑪特的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開幕。彼時的品牌或許未曾預想,多年后,旗下那個露著九顆尖牙、自帶“丑萌”反差感的IP——LABUBU,會如龍卷風般席卷全球,成為現象級潮玩符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LABUBU這個國產熱門IP也成為了盜版商家眼中的“搖錢樹”,LAFUFU、LAGOGO等市面上的“李鬼”LABUBU層出不窮、屢禁不止,一場“反侵權”持久戰(zhàn)打響。
LABUBU風靡之路
LABUBU是泡泡瑪特旗下“THE MONSTERS”系列中的核心成員,由香港設計師于2015年創(chuàng)作,在2019年以盲盒形式推向市場。如今,從王室貴族到社會名流,從資深潮流玩家到“Z時代”弄潮兒,無不為LABUBU獨特的精靈魅力所傾倒,爭相將其納入囊中、悉心收藏。
2025年4月,泡泡瑪特發(fā)布2024年報。報告顯示,2024年泡泡瑪特營收約130.4億元。其中,四大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的營收均突破10億元。LABUBU所屬的“THE MONSTERS”系列更是以30.4億元的營收額,726.6%的同比增幅,當之無愧成為泡泡瑪特旗下的第一IP。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2024年報)
2025年6月10日,一件高131厘米的薄荷色初代LABUBU,以108萬元的價格落槌成交,創(chuàng)造了最貴LABUBU紀錄。
(數據來源:永樂在線)
7月15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09992.HK)在港交所公告,預期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期間)收入可能較去年同期增長不低于200%;預期本期間集團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統計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去年同期可能錄得增長不低于350%。
這些引人矚目的數據背后,LABUBU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屬于泡泡瑪特以及LABUBU的潮流“疾風”還在持續(xù)。
LABUBU“破圈”密碼
LABUBU火“出圈”,成為輿論聚焦的熱點。整理分析2976條網民留言,LABUBU的外觀、發(fā)售方式、收藏價值等均引發(fā)熱議。
(數據來源:選取嗶哩嗶哩視頻《“丑東西”LABUBU,憑什么能讓全球富婆們上癮?》下的2976條一級評論及彈幕,做分詞及歸一化處理,進行分詞后將熱度最高的詞語規(guī)定為100)
LABUBU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熱度之所以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市場有序擴張與自身過硬競爭力相互協作的結果。
潮玩市場規(guī)模持續(xù)擴張奠定基礎。據《2025-2030年中國潮流玩具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0-2024年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規(guī)模已經從229億元攀升至763億元,且預計2025年突破877億元。潮玩市場擴容,大批消費者持續(xù)涌入,為培育LABUBU這樣的優(yōu)質IP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數據來源:《2025-2030年中國潮流玩具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盲盒屬性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數據顯示,我國潮玩市場中,盲盒是最大的細分市場,占比約28%。
(數據來源:《2025-2030年中國潮流玩具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LABUBU作為盲盒IP的典型代表,在發(fā)售時所攜帶的未知感,以及拆盒時的儀式感,激發(fā)了消費者潛在的探索欲與收藏欲。同時,限量款、隱藏款、聯名款進一步提升了LABUBU的收藏屬性,點燃了消費者的復購欲望,也催生了二級交易市場的活躍。這種將不確定性轉化為驚喜的銷售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情緒價值,是LABUBU能爆火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文化內核兼具包容性與多元性。LABUBU“丑萌”的外表極具反差,給人一種不拘泥于規(guī)則的感覺。加之LABUBU的可塑性極強——既能穿上各地傳統服飾化身“形象大使”,又能變身人們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這種強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使之成功打破文化壁壘,不僅在國內引發(fā)熱潮,更在海外掀起搶購狂潮,多地門店限購、斷貨現象屢見不鮮。除此之外,一眾國際巨星也對LABUBU愛不釋手,紛紛在社交媒體曬出自己的LABUBU,使其曝光度劇增,也使得LABUBU作為全球現象級潮玩IP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
LABUBU屢遇“李鬼”遭侵權,熱門IP維權困境該如何破解
LABUBU火得“一盒難求”,在無數消費者為之傾倒的同時,不少盜版商家也蠢蠢欲動,LABUBU面臨的侵權挑戰(zhàn)也隨之而來。
LABUBU幫助品牌賺得盆滿缽滿,不少盜版商家“紅了眼”,擅自實施使用、復制、仿造LABUBU,以求謀取利益。今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1.1萬批次、3867.5萬件,其中就包含不少山寨LABUBU。
法制日報社全面依法治國智庫負責人、北京知識產權法研究會副會長楊幸芳表示,LABUBU容易仿制,在正品供需失衡的情況下,盜版商家更容易蜂擁而入,填補市場空白、侵占正版利益。楊幸芳稱,盜版商家擅自實施使用、復制、仿造LABUBU形象等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可能面臨的法律處罰主要包括三類:一是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權(立即終止生產、銷售行為等)、賠償損失、消費者退賠等。若侵權情節(jié)嚴重和以仿冒品冒充正品銷售的,還可能適用相應倍數的懲罰性賠償。二是行政處罰。主要包括沒收違法所得、銷毀侵權商品、處違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侵權情節(jié)嚴重者還可能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三是刑事責任。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等,面臨有期徒刑的刑罰并處罰金。
眼看假貨遭到嚴厲打擊,有的商家便動起了歪腦筋,用起了“諧音”起名法——“LAFUFU”“LAGOGO”……企圖混淆視聽誤導消費者。
對此,楊幸芳表示,商家注冊與“LABUBU”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導致消費者混淆,主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若商標在音、形、義任一維度與“LABUBU”高度近似,且用于同類或關聯商品(如潮玩、文具、服飾),導致普通消費者施以普通注意力時難以區(qū)分,也即造成消費者混淆的,即可能構成商標侵權。當然,也可能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guī)定的“混淆行為”。
LABUBU這種熱門IP的維權確實有難度。楊幸芳表示,主要體現在部分侵權行為具有隱蔽性、侵權主體分散、侵權成本低而維權成本高、獲賠償金額可能與侵權獲利不匹配、跨境侵權維權難、溯源治理存在困境、法律認定的復雜性等方面。
因此,如何破解熱門IP維權難的困境成為了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LABUBU想要真正實現可持續(xù)的IP生態(tài),既需法律利劍高懸,也需技術盾牌守護,更需消費者用選擇投票?!睏钚曳冀ㄗh,一是加大法律監(jiān)管與執(zhí)法力度,明確法律界定與處罰標準。在民事方面,考慮支持權利方主張懲罰性賠償,參考正品價格乘以侵權數量的倍數計算,加大賠償金額,降低維權門檻;在行政方面,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批發(fā)市場、電商平臺開展專項治理,鼓勵市監(jiān)局強制下架盜版LABUBU,對攤位式銷售實施“‘零容忍’沒收+高額罰款”的處罰方式;在刑事方面,重點打擊對源頭工廠批量仿制的犯罪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提高侵權成本,讓商家不敢輕易觸碰法律紅線。二是建立全鏈條的技術監(jiān)控,提升智能檢測能力。結合區(qū)塊鏈存證和AI監(jiān)測技術、數字指紋技術等,對全網圖像、視頻、電商鏈接實時比對,精準識別仿品變種。當前相關侵權監(jiān)測系統可自動記錄侵權證據并同步至維權通道,縮短響應時間,單日可監(jiān)測海量侵權線索。三是重塑消費者意識,普及侵權風險。通過法律宣傳和教育,提高商家和消費者的法律意識,使其了解侵權行為的法律后果,明確告知消費者,購買盜版可能助長犯罪產業(yè)鏈。提高公眾參與度,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對侵權行為進行舉報,支持粉絲社區(qū)制作“鑒別圖鑒”并通過社交媒體擴散,形成全社會合力共同抵制侵權的良好氛圍。
參考資料:
1.新華社:LABUBU,為啥這么火!
2.《法治日報》:海關總署:布布只有一位 那就是海關發(fā)布
3.中商情報網:2025年中國潮玩行業(yè)產業(yè)鏈圖譜及投資布局分析
分析師:劉思源
編輯:付萌
聲明:封面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劉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