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楊麗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為侵蝕群眾財產安全的“毒瘤”,嚴重危害著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一直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公安機關堅持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以“斷卡行動”為核心抓手,錨定“立足境內打回流、斬斷黑灰產鏈條”工作目標,全力構建“全鏈條”打擊、多維度防控的作戰(zhàn)體系。
經過2年多的持續(xù)勸返、跨境追逃,近日,第二師焉耆墾區(qū)公安局通過多部門協同作戰(zhàn)、跨區(qū)域精準聯動,成功將一名滯留緬甸多年的涉詐逃犯陳某某緝捕歸案。
時間的指針撥回2023年4月7日,焉耆墾區(qū)公安局接到通報:轄區(qū)2名戶籍人口、1名常住人口疑似偷越國(邊)境前往境外。
“境外涉詐窩點是侵害群眾財產的‘重災區(qū)’,必須第一時間查清事實、阻斷風險!”焉耆墾區(qū)公安局黨委掌握線索后,高度重視,立即指派由刑偵大隊牽頭組建專班展開深入偵查。
專案組迅速行動,立即對陳某某、谷某某、范某某3人家屬及其社交圈展開全面排查,結合出入境數據、交通軌跡等信息抽絲剝繭,終于掌握了3人的具體去向,而調查結果也讓專案組感到揪心。原來,3人在“偷越國境”后已在緬甸加入某涉詐窩點,淪為境外犯罪集團侵害同胞利益的“工具人”,并參與實施了多起針對我國公民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結合掌握的關鍵證據,焉耆墾區(qū)公安局立即對3人立案偵查并上網追逃,一場持續(xù)2年多,跨越國境的正義追擊戰(zhàn)就此打響。
專案組一方面持續(xù)強化數據研判,緊盯3人境外活動軌跡,確保掌握其動向,另一方面秉持“以情勸返、以法震懾”原則,組織民警持續(xù)對3名嫌疑人的親屬開展釋法說理工作,詳細講解境外涉詐犯罪的法律后果,引導其親屬協助警方勸解嫌疑人回國自首。
2023年5月20日,在親屬的積極配合和勸說下,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主動回國投案,成為3人中首個落網人員;2024年3月19日,在專項行動中,已潛逃藏身至泰國的范某某被抓獲,并順利押解回國。2名同案犯的到案,不僅讓專案組順利獲取了陳某某在境外涉詐的關鍵證據,也讓其在逃軌跡愈發(fā)清晰。
“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在逃人員陳某某活動軌跡。”今年10月8日,焉耆墾區(qū)公安局接到河南省鄭州機場公安部門的一則緊急預警信息推送。
“盯死線索!精準研判!快速行動!”焉耆墾區(qū)公安局黨委迅速下達指令,專案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結合多維度信息開展深度分析,發(fā)現短短2小時內,陳某某已從緬甸潛回國內,且已到達云南省景洪市西雙版納機場,正準備轉機。
“我們已在機場值機口、安檢處、出站口等關鍵點位部署警力,請同步推送嫌疑人照片、體貌特征等信息!”
西雙版納與緬甸接壤,是境外人員回流的關鍵通道,人員流動復雜,稍有遲疑就可能錯失抓捕良機。專案組立即與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機場分局取得聯系,兩地公安機關迅速搭建實時通信渠道,共享研判成果、同步更新動向,啟動了一場跨越數千公里的“線上研判+線下布控”的緊急聯合行動。
10月8日,當陳某某拖著行李箱出現在機場大廳值機區(qū)域時,早已埋伏在此的西雙版納機場分局民警迅速出擊,將其控制。從預警信息發(fā)出到嫌疑人落網,全程僅耗時6小時,兵團、云南兩地警方用高效協作詮釋了“千里追逃、分秒必爭”的實戰(zhàn)速度。
10月11日,焉耆墾區(qū)公安局專案組派出民警驅車千里抵達西雙版納景洪市嘎灑派出所,順利辦理移交手續(xù)。當載有陳某某的押解車輛駛回兵團,這場持續(xù)2年,跨越云南、新疆兩地,涉及境外區(qū)域的追逃戰(zhàn)役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面對審訊,陳某某對其在境外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編輯:李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