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 本報記者 王春
□ 本報通訊員 王文琪
高個子、戴眼鏡,一頭干練短發(fā),聲音洪亮、語速極快、思維敏捷……這是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柴橋人民法庭庭長彭曉曉給《法治日報》記者的第一印象。
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個人、浙江省政法系統先進個人、全省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巾幗建功標兵……從初出茅廬的新人法官到擁有“十八般武藝”的法庭庭長,彭曉曉的法治之路充滿挑戰(zhàn)與擔當。
作為柴橋法庭庭長和第十黨支部書記,她始終堅持以黨建帶隊建,推動柴橋法庭先后獲評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寧波市十佳政法單位等。
2023年5月14日晚上10點,彭曉曉接到民警求助電話。原來,柴橋派出所接到報案,一名貨車司機因運輸不慎致多臺定制空調受損,物流公司要求賠償,雙方起了沖突。經調解無果,民警啟動“矛盾‘金天解’”聯動機制,彭曉曉隨即通過共享法庭展開線上溝通,平復當事人心情,當事人同意次日現場調解。
次日一早,彭曉曉指導調解員分別詢問雙方當事人,并仔細查看相關證據材料。經過耐心溝通和釋法明理,成功將損失賠償要求降低,雙方相互理解并確定調解方案,這起原本矛盾激烈的糾紛徹底化解在前端。
2023年,彭曉曉以法庭聯合街道、派出所建立“矛盾‘金天解’”聯動機制,以“隨警解紛+共享法庭”為主要載體,組建了“1+1+1+N”工作團隊,即“1名員額法官/法官助理+1名人民調解員+1名派出所民警+N個街道相關職能部門解紛員”,構建起矛盾糾紛響應閉環(huán)機制,力求實現今天的矛盾“金天解”。
機制運行以來,成功化解各類糾紛2500余件,獲評市級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平安建設優(yōu)秀案例等榮譽。
“大家好,歡迎來到彭不紅直播間!”熟悉的開場白響起,彭曉曉亮相熒幕前。
在法院工作多年,如何讓法律變得可親可感,是彭曉曉一直思考的問題。2020年11月,互聯網短視頻的興起讓她決定抓住這個機遇,創(chuàng)新普法形式。
作為黨支部書記,彭曉曉帶頭轉換角色,和同事們創(chuàng)立了短視頻普法品牌“彭不紅直播間”,采用脫口秀、情景劇等形式,講述法院故事、剖析典型案例。每期短視頻時長約3分鐘,以“嚴肅普法、認真搞笑”為宗旨,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系列視頻被眾多新媒體轉載,全網點擊量破千萬。
與此同時,彭曉曉也隨之出圈,這個沒有包袱、在普法路上放飛演技的“歡樂喜劇人”,受到廣大網友喜愛。
2024年,以彭曉曉為主角的紀錄片《彭法官的AB面》,成為最高人民法院與《今日說法》欄目聯合推出的“走近一線法官”系列首播節(jié)目。
近年來,北侖法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逐步形成“豸護未來”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品牌。彭曉曉大力推進的“因未愛”未成年人心理觀護機制便是其中一個子品牌。
2023年,彭曉曉任柴橋法庭庭長后,一串上升的數字引發(fā)了她的擔憂:近年來,法庭受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數量明顯上漲。
彭曉曉認為,光解決糾紛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司法案件中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與保護工作。于是,她牽頭創(chuàng)建“因未愛”未成年人心理觀護機制,引入第三方公益團隊,將心理咨詢疏導貫穿審判全過程。機制運行以來,已在55起涉未案件中開展心理疏導64次,向16名家長提出28條家庭教育建議和未成年人關愛提示。
說起彭曉曉,柴橋法庭青年干警孫毅意由衷感嘆:“跟著彭庭長能學到很多,她就像是一個無限續(xù)航的超人,無論是在審判一線定分止爭、在普法道路上創(chuàng)新探索,還是為未成年人保駕護航,她用專業(yè)、創(chuàng)新與擔當,成為指引我們青年干警的那一束光?!?/p>
編輯:申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