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通訊員 馮軍華
在常住人口50余萬人的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3年來,全縣未發(fā)生一起校園欺凌案件,持續(xù)保持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零記錄”,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數(shù)持續(xù)下降。這得益于寶豐縣依托“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全縣青少年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yǎng),強化未成年人綜合保護。
近日,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xié)調小組、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等單位聯(lián)合命名70個單位為全省優(yōu)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寶豐縣人民檢察院“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功入選,系平頂山市檢察機關唯一一家。
基地引進高科技
在“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只需佩戴VR眼鏡,即可360度全方位感受整個庭審現(xiàn)場,沉浸式體驗和了解法庭構造和審判流程。這是寶豐縣檢察院結合未檢工作特點,自主創(chuàng)作的《VR庭審現(xiàn)場》法治教育軟件,利用VR技術展現(xiàn)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審全過程。
寶豐縣檢察院在“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普法宣傳室引進VR技術,將其應用于青少年犯罪預防中,截至目前,已自主創(chuàng)作《VR庭審現(xiàn)場》《VR防校園欺凌》《VR防性侵》《VR監(jiān)獄模式》等10余款法治教育軟件。
《法治日報》記者看到,《VR防校園欺凌》借助VR頭盔、手柄等配件,對校園暴力情景劇的發(fā)展路徑進行可視化選擇,讓青少年深度體驗面對校園暴力時不同選擇帶來的后果。而在“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走廊,以漫畫形式講述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不良行為容易引起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年齡等法律知識,讓青少年學習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在心理咨詢室,設有心理測試自助管理系統(tǒng)以及沙盤游戲,青少年可以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開展心理測評,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擾和問題。社區(qū)矯正觀護中心則主要以樹立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為主題,讓青少年在感受法律威嚴的同時,積極開展矯治教育,讓問題青少年順利回歸社會。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沒有止境。我們采用‘寓教于樂、寓教于學、寓教于練、寓教于心’的設計理念,建成300余平方米的集心理咨詢、心理疏導、關工委辦公室、社區(qū)矯正觀護中心、普法宣傳室、模擬法庭于一體的‘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一盞小桔燈、照亮青少年成長路’為工作理念,綜合運用高科技手段和互動體驗形式,打造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氛圍,讓青少年在互動體驗中認知、學習、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睂氊S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聞延菲介紹。
為了使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遠離犯罪,寶豐縣檢察院依托“小桔燈”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縣一高、縣一中教育集團、前營鄉(xiāng)初中分別建設3個200余平方米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在27所中小學建設防校園欺凌和防性侵害“小桔燈”法治宣傳長廊。寶豐縣檢察院與縣教體局聯(lián)合下發(fā)定期組織中小學校參觀法治教育基地的通知,目前,全縣各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法治教育基地已成為常態(tài)化工作。
寶豐縣檢察院專門成立“小桔燈”未檢工作室,開展“法治講座”“模擬法庭進校園”“法律知識競賽”“開學第一課”等線下常態(tài)化普法活動11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家長10萬余人次,同時利用“空中課堂”“班班通”等開展“小桔燈普法”“守未同行”線上普法,制作防性侵、防校園欺凌、網絡保護等內容的普法宣傳視頻10余部,推文50余條,閱讀量近百萬次。
機制筑牢“防火墻”
“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是檢察機關履行保護未成年人法治職責的重要方式?!睂氊S縣檢察院副檢察長谷英格說,縣檢察院聯(lián)合縣教體局制定了檢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長工作方案以及送法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包括檢察長在內的31名檢察官已擔任全縣轄區(qū)34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
“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必須形成合力,從機制方面落實好全縣各學校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的配備,并明確職責?!甭勓臃普f,在縣委支持下,由縣委政法委牽頭,進一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從全縣選派110余名政法干警擔任全縣所有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實現(xiàn)了全縣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全覆蓋。
針對法治副校長履職能力欠缺的問題,在縣普法領導小組的組織下,寶豐縣檢察院聯(lián)合縣教體局、司法局開展法治副校長培訓,緊緊圍繞中小學師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法律問題,以學什么、怎么學、如何用為主題,邀請專家、專業(yè)人士,通過實例教學、開展“崗位練兵”“課件評比”等活動,鍛造“提筆能寫、上臺能講、遇事能干”的真本領,切實提高法治副校長的履職能力。
目前,法治副校長在寶豐縣已實現(xiàn)履職“實職化”。法治副校長通過深度參與學校普法治理、協(xié)助維護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有效參與學校處理涉及學生違法犯罪案件,對校園矛盾糾紛化解、校園欺凌傷害處理、危機干預等問題進行實質性處置,筑牢青少年保護的“防火墻”,為其健康成長提供切實有效的法治保護。
與此同時,寶豐縣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的優(yōu)勢,在中原解放軍司令部舊址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縣檢察院聯(lián)合縣關工委編撰紅色教材,對青少年開展紅色革命精神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法治意識。
監(jiān)督拓寬“新路徑”
在聞延菲看來,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jiān)督機關,監(jiān)督“誰執(zhí)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到實處是自身職責之一。
寶豐縣檢察院扎實推動“送法進校園”活動,深入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落實,督促檢查相關部門強制報告制度、入職查詢等制度的落實情況。
在寶豐縣普法宣傳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寶豐縣檢察院促進法治教育工作實實在在開展,形成“檢察+教育+家庭”的普法新常態(tài),打造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切實推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為履行好新時代未成年人普法宣傳工作貢獻檢察力量。
寶豐縣檢察院積極打造“4+1”合力觀護幫教模式,即由檢察機關牽頭對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在校學生,確定由一名檢察官、一名親屬、一名老師、一名同學共同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將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延伸到家庭、學校、社會,并借助社會力量,在一所學校和一家企業(yè)建立“小桔燈”未成年人幫扶教育基地,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yè)指導。近3年來,對11名未成年在校學生實施“4+1”幫教后,8人重返校園學習,其中兩人考上大學。
編輯:蔣起東